7月22日,大暑節氣,山西芮城儲能項目建設現場傳來捷報——中國中車首個飛輪儲能項目山西芮城100MW/50.41MWh獨立儲能電站成功并網!這是中車永濟電機公司儲能項目團隊全體成員戰高溫、保進度,在項目并網攻堅戰中取得的重大突破。充分彰顯了公司儲能項目建設的攻堅“硬實力”。
走進“雷星”現場
走進儲能電站現場,高溫下的項目工地,每一幀都是硬核熱浪。只見一排排白色的飛輪集裝箱、電化學集裝箱組成了壯觀的“超級充電寶方陣”,組合式變箱、升壓一體倉等核心設備也“整裝待閱”。
該項目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新型儲能項目建設庫,是山西省運城市第一批電力調頻儲能項目,占地面積35畝,場站調度命名為110kV雷星儲能電站,線路命名為110kV雷朱線。本電站為獨立儲能電站,采用飛輪儲能技術+磷酸鐵鋰電池組成,總容量 100MW,其中核心“黑科技”飛輪儲能的裝機容量為50MW/0.41MWh,磷酸鐵鋰儲能的裝機容量為50MW/50MWh。共建有飛輪儲能裝置區和磷酸鐵鋰電化學儲能系統區以及配套的綜合樓、升壓站、電控樓,為電力系統提供一次調頻輔助服務。
項目的投入運營,將有力拉動公司新型儲能產業化,提升核心技術能力。同時有效提升區域電網的調峰調頻功能,為當地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用電保障,還有助于提升電網對新能源的接納能力,助力區域經濟綠色發展,對于山西省構建“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綜合能源供給體系,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具有積極意義。
寒來暑往攻堅
自去年9月項目啟動以來,中車永濟電機公司與參建合作方始終秉持“開工即沖刺、起步就加速”的攻堅態勢,于“寒冬臘月”開工建設,克服各種不利因素,探索全新業務推進模式,從雜草叢生到鋪路奠基,從首臺基坑開挖到末倉混凝土澆筑,從首臺設備精準落位到全部設備安裝完畢,項目組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緊盯設備進場、手續辦理、設備調試等重要節點,與各參建單位扎根現場,協同作戰,在近300天的時間內完成了儲能場站用地、不動產、環評、建設規劃、施工許可等50項約300份手續文件,20種230臺套設備的技術方案、設備招標、合同簽訂、驗收、發運等工作,保證了項目如期建設完成。特別是今年入夏以來,芮城當地持續出現40℃以上高溫天氣,項目現場室外地面溫度更是直逼五六十度。面對攻堅“烤”驗,項目組堅守現場,全力推動設備安裝調試、并網驗收等各環節高效對接,實現項目一次成功并網。

走進“雷星”現場



寒來暑往攻堅

